记者从上海京剧院获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主演的3部当代经典作品《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曹操与杨修》,已完成历时3年多的“接力”传承,构成尚长荣传承版三部曲,将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沪公演。...
有将近800年历史的福建莆仙戏,最近迎来了一件大事———时隔半个多世纪,濒危传统大戏《目连救母》重现舞台,连演三晚,100多个角色将莆仙戏独有的“傀儡介”等技艺充分展示。...
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14日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涵盖20个项目,为保护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依据。...
2017年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来自全国8省份近2万名苗族同胞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共同欢庆苗族最盛大的活动“赶秋节”。这是去年11月“苗族赶秋”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雄安新区中期发展区约200平方公里文物调查工作已经结束,新发现文物点44处,对起步区部分古遗址进行了初步勘探,目前正在编制中期发展区文物保护专题报告。”...
2017年8月5日,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旅游区建成开放。昭君墓又称“青冢”,坐落于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西汉时期。2007年,改名为昭君博物院。...
2017年7月28日,贵州省贞丰县在者相镇纳孔布依文化广场举行千人包帕大赛,布依族妇女在活动上进行了包头帕技能比拼。...
暑假期间,河北省乐亭县文化馆开展以“非遗瑰宝我传承”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众多中小学生来到文化馆,在非遗艺人的指导下,学习乐亭大鼓、乐亭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技艺,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丰富暑...
2017年7月25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的蒙古族皮雕画艺术馆开馆,馆内设立了皮画记忆、艺术观赏、传承互动等空间,游客可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游牧文化,学习皮雕画制作技艺。...
苗族银饰锻制包含铸炼、捶打、淬火、洗涤、锻造等多个环节,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对这一“非遗”技艺进行保护和传承...
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丝彩釉工艺”是我国传统工艺,技法脱胎于景泰蓝制作工艺,主要工序有拓图、掐丝、点蓝、上光等。金丝彩釉艺人将金色的金属丝作为绘画的线条,把各种天然的矿物颜料研磨成的细粉作为颜...
中国福建省鼓浪屿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聘为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将“师徒制”纳入现代学历教育体制,在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高超技艺的新型传承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2日晚在波兰历史名城克拉科夫开幕,大会将审议包括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和福建省鼓浪屿在内的34处申遗项目。...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江西景德镇国有陶瓷企业改组改制以来,数以千计的陶瓷作坊和陶瓷艺术工作室应运而生,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得到传承和长足发展。 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